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相关要求,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5号)、《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44号)、《齐鲁师范学院关于举办第十一届师范类专业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通知》(教字〔2023〕1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夯实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基本功,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培育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扎实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永乐高ylg8888决定举办第一届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强化师范生从教基本技能教学与训练,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参赛对象
永乐高ylg88882020、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普本、公费师范生)全体学生,其他专业学生自愿参加。
三、比赛项目
本次大赛共包括微课设计与制作和模拟授课两个赛项。
(一)微课设计与制作赛项
1.选题范围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
(3)汉语言文学(限于唐诗宋词)。
2. 说明
(1)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2)微课类作品,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3)每个参赛队可由1~3名成员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4)提交的微课应为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p,时长300~600秒,大小控制在500MB以内。
(二)模拟授课赛项
1.选题范围
小学、初中信息科技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2. 说明
(1)模拟授课指教师在没有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将预设的教学内容模仿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授课活动,是一种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2)模拟授课的实施思路:选定教学内容,撰写教学整体设计方案,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
(3)该赛项为个人参赛,可选择指导教师1人。
(4)模拟授课时长为10分钟。
(5)初赛阶段提交的模拟授课视频应是在教室采取正面固定机位录制的讲课视频,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p,大小控制在500MB以内。
四、比赛安排
(一)微课设计与制作赛项
该赛项采取线上方式进行。2023年6月10日前,参赛选手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微课作品,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取成绩排名前10位作品进行评奖。
(二)模拟授课赛项
该赛项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赛(2023年5月31日前)。初赛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参赛选手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录制的讲课视频。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取成绩排名前10位的选手入围决赛。
第二阶段:决赛(2023年6月10日前),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决赛面向初赛入围选手,采取线下方式实施。决赛包括随机抽题模拟上课、答辩2个环节。
(1)随机抽题模拟上课(10分钟,成绩占比90%),参赛选手于赛前30分钟,从大赛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个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教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展示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体现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研究能力。模拟上课主要以板书进行辅助,不可使用PPT。
(2)答辩(5分钟,成绩占比10%)。答辩内容包括育人理念、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新课标及选手上课相关内容等,选手从大赛答辩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个题目,现场作答。
五、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见附件1《微课设计与制作赛项评分标准》、附件2《模拟授课赛项评分标准》。
决赛阶段,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情况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他评委的平均分即为选手的得分。在决赛结束后,经由评委会根据比赛成绩,合议确定最终名次。
六、奖项设置
比赛设置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对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作为表彰。
七、联系方式
(一)赛事咨询
钮老师:15665797787
李老师:18615185171
刘老师:15306417796
(二)大赛官方QQ群
请参赛的同学请加入大赛官方QQ群,群号638770532。

附件1:
微课设计与制作赛项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标准 |
教学设计 20% |
教学目标 |
设定合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定位、年级定位、场景定位、对象定位。选题、达成教学目标,选题形式包括:知识点、案例、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 |
立德树人 |
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案例、场景、声音、画面、语言、风格等多种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路线设计 |
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赏析等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标,使作品达到能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学生自学或课外学习等场景。 |
科学严谨 |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逻辑与认知规律。 |
创新创意 30% |
选题创新 |
选题不落俗套,或角度新颖、或方法新颖、或过程新颖、或能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等。 |
内容原创 |
包括但不限于:素材原创、内容原创、模板原创、方法原创等,配音和出境人物原则上为团队成员。 |
风格创新 |
教学风格应根据选题、教学对象、场景的不同而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亲和、奔放热情、平等交流、循循善诱、理智权威、诙谐幽默等)。因材施教,超越传统课堂教学。 |
协作创新 |
团队成员组成合理,分工明确,协同有效。 |
技术应用 20% |
技术水平 |
充分利用先进的和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反映教学需要。 |
技术规范 |
作品完整且能独立使用。微课视频长度界于300-600秒之间,视频画质一般设定为1280*720p、1920*1080p,视频格式为MP4,大小控制在500MB以内。要求:字幕准确规范、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晰、声画同步。 |
影像处理 |
在采集和后期影音处理技术运用得当,计算机生成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作品质量提高大有助益。 |
教学效果 20% |
目标达成 |
围绕既定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能力提高。 |
总体效果 |
作品切入合理、过渡自然、总体协调、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且要素完备规范。 |
附件2:
模拟授课赛项评分标准
时项 目 |
评价标准 |
成绩占比 |
模 拟 上 课 |
教态与表达 |
普通话准确,表达清楚、流利;语速适中、停顿恰当;表情自然,举止得体。 |
10 |
90% |
教学内容讲述 |
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内容讲解科学、 准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 |
20 |
课堂气氛掌控 |
有较好的把握课堂气氛的能力,能够体现与学生的互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度高。 |
10 |
教学方法与 手段 |
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或黑板板书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运用恰当。 初赛阶段:教学课件设计美观、大方,能够有效辅助教学过程的实施; 决赛阶段:黑板板书的内容、形式、布局考虑周密,准确性、简洁性、示范性、艺术 性良好。 |
40 |
教学效果 |
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学科德育教学要求得到落实。 |
10 |
个人特色 |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特点鲜明;能够恰当地将教师的个性特点作为教学资源,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
10 |
答 辩 |
准确理解评委所提问题,准确应答,切合题意。 育人观科学,价值观正确,导向正确。 条理清晰,结论明确,重点突出。 回答流畅,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现场应变能力强,综合表现佳。 |
100 |
10% |